7月31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发布会。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表示,适合中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。
根据近期印发的《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,到2026年底,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,中医药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,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。
受此消息影响,8月1日,a股中药板块多只个股大幅上涨,新光药业、香雪制药涨停。
“标准化”建设意义重大
在行业专家看来,“标准化”建设,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。不同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思维方式确有不同,但个体化诊疗并非毫无章法,也有共性。“标准化”不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看中医、用中药的风险,也有助于“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”。
在创新方面,过去中医药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,如今也需要与时俱进,开辟出更多应用场景与产品类别,这样才能学术常青,历久弥新。
比如,北京白塔寺药店推出香薰布偶、莲蓬药锤、中药柜冰箱贴等文创产品;广西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作包含甘草、薄荷、莲子等的中药材耳饰;成都一家商店开发枸杞拿铁、陈皮拿铁等“草本咖啡”,引来不少市民尝新……
在国际化方面,同样离不开标准“架桥铺路”。比如,首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《iso17218: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》的颁布,让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针灸针有了国际通行标准,带动中医药产品、技术、服务在全球广受青睐。
根据近期印发的《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,明确要求,推动中国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应用。建立政府引导、行业参与、产学研联动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,积极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建设,以中医药标准“走出去”带动中医药产品、技术、服务“走出去”。强化中医药标准外文版的编译。
据介绍,目前,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医药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、团体标准及中医药国际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体系。其中,制定中医药推荐性国家标准77项、指导性技术文件12项、中医药行业标准10项、中医药地方标准1000余项、中医药团体标准2500余项。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2项。
7月4日,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利主持召开会议,研究部署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工作,审议通过《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》。《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。
医药中的避险资产
从行业特点来看,中药板块央国企权重占比较高,属于医药中的高股息板块,安全垫较高。近三年,中药板块走势要远远好于医药生物大板块,是医药中的避险资产。
同花顺数据显示,7月,中药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十分亮眼,跑赢沪深300多个行业指数。
截至7月31日,已有17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。从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上限看,金华股份、太龙药业、康美药业有望实现翻倍。从预告净利润上限看,东阿阿胶净利润有望达到7.6亿元;以岭药业净利润有望达到6.4亿元。
展望未来,据行业基金经理分析,中药板块有三大方向值得看好:
一是品牌中药提价放量。中药消费品具有医保免疫属性,在抵御未来医保政策风险上优势显著。品牌otc具有强品牌,提价具有较强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基础,能够持续不断释放业绩。
二是基药目录调整及医保政策利好相关个股。根据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,我国将大力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机构质量,扩大中医院数量,不断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中医药行业需求。在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和中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上,也将出现重大利好。
三是国企混改释放红利。中药的央国企权重占比较高有关,许多国有企业通过混改、股权激励等手段已经实现了基本面的显著改善。此外,一些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外延并购和优质资产注入,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业绩的提升。
盘龙药业成立于1997年,是集药材gap种植,药品生产、研发、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。2017年11月在深交所a股挂牌上市,多年蝉联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。
依托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,盘龙药业积极布局“陕西七药”和特色“秦药”gap 种植基地,搭建了道地药材溯源体系数字平台,让“七药”走上了标准化、规范化的转型升级之路,做到了“药材好,药才好”,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。
目前,盘龙药业已在国内 31 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,已与国内 650 余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,通过上述医药商业公司将主导产品覆盖到国内等级医院 4400 余家,otc 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 5000 余家,社区医院、卫生院、诊所达 5500 余家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欢迎转载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